9月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再次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為深圳和前海改革發展注入了重要動力。
城市發展,電力先行。南方電網公司與深圳市人民政府簽署新時代全面深化合作戰略框架協議、謀劃前海和河套地區國際一流智能電網建設、全面深化前海供電公司混合所有制和增量配電業務改革,不斷為增強深圳發展活力、動力和競爭力貢獻力量。
堅持改革創新,支撐前海打造核心引擎
近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和鼓勵下,南方電網公司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成立了全國第一家混合所有制的增量配電網企業——前海供電公司,通過各方股權合作,匯聚了電力、能源領域多家優質企業的資源,建成供電服務、售電服務、綜合能源服務三大業務板塊,總結提煉出首批6項可復制推廣的“前海經驗”,已走向全國。
《方案》賦予前海“粵港澳大灣區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臺”“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等戰略定位,對深圳供電局和前海供電公司來說,是挑戰更是機遇。
接下來,深圳供電局將聚焦電網企業主責主業,牢牢抓住前海“擴區”和“改革開放”兩個重點,逐項梳理、逐條研究細化《方案》涉及的與能源電力及企業經營相關的重大政策、重點項目、重要改革,明確任務清單,形成貫徹落實的實施方案。緊密跟進前海“擴區”后行政區和經濟區適度分離新管理體制實施情況,與前海供電公司一道提前研究謀劃新管理體制下供電服務、電力調度、電網建設、運維管理等的適應性變革,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強的改革意志、更果敢的創新意識深化“雙試點”改革,進一步提高企業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更好支撐前海打造核心引擎。
圍繞“三高一限”特點,打造世界一流智能電網
從建設之初,南方電網公司就將前海電網定位為“國際一流智能電網”進行打造,并充分考慮到前海地區用電高負荷密度、高電能質量、高可靠性要求和土地受限等特點,從發、輸、配、用等九大領域開展智能電網示范區建設。
在吸收借鑒國內外一切先進理念和成功做法基礎上,前海電網探索使用220千伏直降20千伏嵌入式附建變電站和電纜隧道輸電通道,為區內節約40多萬平方米土地探索出一條城市與電網融合發展的綠色道路。配電網方面,全球首創“二線合環+聯絡線”接線模式,構建世界一流的高可靠性物理網架基礎,20千伏線路則采用全光纖縱差保護配置。去年,原前海“二線合環”區域已實現客戶年平均停電時間為零的世界頂尖水平。
在電力調度領域,前海電網更是創建了集電網調度、運行、繼保自動化、設備管理等功能于一體的調配用一體化系統,實現了全業務信息融合。
根據《方案》,前海合作區范圍擴大至8倍,將進一步推動相關區域快速發展。根據初步的負荷預測,前海合作區擴區后2025年最高供電負荷將達到220萬千瓦,“十四五”期間年均增長率為11%,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為更高標準融入和服務“新前海”,深圳供電局已謀劃新增2座500千伏變電站,為區內提供充足的電力保障;同時也在研究為區域引入大規模“綠電”,全面支持區內的綠色發展。
展望未來,深圳供電局表示,將把前海合作區作為一個整體開展新型電力系統規劃研究,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研究發展策略和路徑,打造“世界一流、中國特色、深圳示范”的前海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服務前海建成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強、創新策源能力強、協同發展帶動能力強的高質量發展引擎。
創新前海服務模式,全面提高用戶用能體驗
一流的前海需要一流的用能服務。前海供電公司自組建以來,不斷突破管制業務的單一模式,積極投身市場,致力于做高品質能源服務專家,推動前海能源領域的大建設、大創新、大融合。
圍繞“電”這一核心,前海供電公司開展典型客戶用能調研與需求分析,將業務前伸至客戶端、后延至發電端、外拓至用能咨詢,打造用能顧問服務、建筑屋頂分布式光伏等八大系列產品。特別是在全國創造性地率先推出“臨時共享”模式,為客戶節約臨電建設時間50%以上,節省投資40%以上,該模式已入選《廣東自貿試驗區第四批制度創新案例》。
下一步,深圳供電局將圍繞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充分利用前海合作區區位優勢,圍繞深港多元產業拓展的多樣化用電用能需求,升級推出滿足用戶能耗分析、降本增效的供電服務套餐,積極打造服務示范點。加強電力大數據分析應用,利用深圳首創的深電指數體系等,打造反映深港合作經濟結構及發展趨勢的重要風向標。
對照世界銀行營商環境最高標準,將全面提升“獲得電力”服務水平,對接國際化營商規則,深化營商環境條例落實,不斷完善“獲得電力”管控體系,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用電營商環境?;?ldquo;互聯網+政務服務”等應用平臺,進一步優化服務、提升效率,推動政府在簡化供電審批、港澳證照認證、數據共享等方面出臺更多有利政策,在一網通辦、政企數據共享等方面積極對接香港規則,推出更多便捷、實用的辦電場景。